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相关胰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张丹阳, 雷鹏, 张宇波, 杨刚, 张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366 -375.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366 -37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相关胰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医师不断完善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手术死亡显著减少,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是术后胰瘘(POPF)。因此,本研究探讨PD后发生临床相关胰瘘(CR-POPF)的危险因素并开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行PD治疗的365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以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列线图进行可视化呈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区分度,并通过Bootstrap重复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校准度;将验证组代入模型绘制ROC曲线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腹部手术史、主胰管直径、胰腺质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术后乳酸与CR-POPF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896,95%CI=1.368~6.390)、术后高乳酸(OR=3.593,95%CI=2.211~6.172)、主胰管直径≤3mm (OR=0.243, 95%CI=0.102~0.552)、胰腺质软(OR=0.146,95%CI=0.061~0.331)是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合回归系数建立数学模型,构建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 (95%CI=0.857~0.936);校准度评估结果显示,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走势基本一致,平均绝对误差(MAE)=0.014。将验证组数据代入预测模型,绘制验证组预测CR-POPF风险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901 (95%CI=0.844~0.959);校准曲线显示,验证组的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走势基本一致(MAE=0.019)。结论:男性、胰腺质软、主胰管直径≤3 mm、术后高乳酸与PD术后发生POPF密切相关。依据这四项指标建立的术后早期CR-POPF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效能,能指导临床医师制定PD术后患者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手术后并发症 / 胰腺瘘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丹阳, 雷鹏, 张宇波, 杨刚, 张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相关胰瘘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03): 366-37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