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胃静脉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刘鹏, 向兴华, 李文斌, 李国光, 朱朝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400 -407.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400 -407.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胃静脉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由于近年来胰腺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渐增加,胰源性门静脉高压(PPH)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及诊断率也随之增加。PPH可出现腹痛、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胃静脉破裂出血是PPH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而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来预测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因此,本研究探讨PPH胃静脉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湖南省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76例P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24例)和未出血组(15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因、高血压、糖尿病,实验室结果:脾功能亢进、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与影像学指标:胃左静脉(LGV)内径、胃网膜静脉(GEV)内径、GEV内径/LGV内径比值。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一致性和临床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脾功能亢进、PT、FIB、LGV内径、GEV内径/LGV内径比值与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糖尿病(OR=0.144,95%CI=0.031~0.675,P=0.014)、LGV内径(OR=3.129,95%CI=1.608~6.090,P=0.001)是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IB (OR=0.580,95%CI=0.348~0.966,P=0.037)、GEV内径/LGV内径比值(OR=0.024,95%CI=0.001~0.696,P=0.030)是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纳入以上因素与有临床意义的GEV内径构建PPH胃静脉破裂出血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具有很高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风险阈值在2%~85%之间时,能得到很好的净获益值。结论:糖尿病、LGV内径,FIB、GEV内径/LGV内径比值与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密切相关,所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PPH并发胃静脉破裂出血的高风险患者,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胰腺疾病 / 高血压,门静脉/并发症 / 危险因素 / 列线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鹏, 向兴华, 李文斌, 李国光, 朱朝庚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胃静脉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03): 400-4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