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张倍宁, 王江业, 颜克松, 孙国良, 马克文, 谢凡, 王文娜, 马娅琼, 郑宁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1) : 160 -165.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1) : 160 -165.

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术后的复发率较高,且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能谱CT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组织特性,提高对肿瘤的检测能力和诊断准确性。结合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铁蛋白(FER),可能会进一步提高HCC患者TACE术后随访的效果。本研究探讨了能谱CT结合血清AFP和FER在HCC患者接受TACE术后随访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2022年1月—12月93例TACE治疗后采用宝石能谱CT检测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测量和对比患者动、静脉期残留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和正常肝脏组织的碘浓度(IC),计算各个时相的IC差异(ICD)以及动、静脉期肿瘤组织或凝固性坏死区与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灶对比度(LNR)。并进行血清AFP和FER水平检测。结果:能谱CT扫描结果显示,动脉期,凝固性坏死区的中位IC为1.41μg/mm3,肿瘤组织为0.79μg/mm3,肝脏组织为0.27μg/mm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静脉期,凝固性坏死区的中位IC为1.29μg/mm3,肿瘤组织为0.59μg/mm3,肝脏组织为1.59μg/mm3,肝脏组织中位IC明显高于另两者(均P<0.000 1),但凝固性坏死区与肝脏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凝固性坏死区的中位ICD小于肿瘤组织(0.006μg/mm3 vs. 0.201μg/mm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但肝脏组织与肿瘤组织,肝脏组织与凝固性坏死区的I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动、静脉期凝固性坏死区LNR对比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FER、AFP水平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HCC患者TACE术后能谱CT参数特征结合血清AFP和FER检测,对患者TACE术后肿瘤残留、复发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患者TACE术后病情评估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癌,肝细胞 / 化学栓塞,治疗性 / 能谱CT / 铁蛋白质类 / 甲胎蛋白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倍宁, 王江业, 颜克松, 孙国良, 马克文, 谢凡, 王文娜, 马娅琼, 郑宁刚 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5, 34(01): 160-1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