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消蚀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徐展, 张天华, 陈波, 姜维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2) : 2011 -2022.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2) : 2011 -2022.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支架植入术和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仍是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短期通畅率,但是由于支架对血管内膜的持续刺激,使得支架内极易发生再次狭窄。随着腔内血管技术的发展,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应用为血管内支架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探讨ELA联合DCB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接受ELA联合DCB治疗(ELA+DCB组),42例患者接受POBA联合DCB治疗(POBA+DC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9例患者手术入路均真腔开通,ELA+DCB组和POBA+DC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6%(25/27)和90.5%(3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病变血栓是ELA联合DCB术中远端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695,95%CI=1.061~574.904,P=0.046)。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ELA+DCB组术后12、18、24个月ABI优于POBA+DCB组(均P<0.05)。两组术后全因死亡与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ELA+POBA组2年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81.5%vs. 57.1%,P=0.044)和2年血管通畅率(77.8%vs. 52.4%,P=0.031)优于POBA+DCB组。ROC曲线分析显示,术中激光导管直径/参考血管直径(TD/RVD)预测ELA联合DCB术后2年血管通畅率的截断值为0.47 (AUC=0.825,95%CI=0.619~1.000),特异度为66.7%;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HR=0.033,95%CI=0.002~0.661,P=0.026)、膝下动脉开通数(≥2)(HR=0.022,95%CI=0.001~0.808,P=0.038)、TD/RVD≥0.47 (HR=0.002,95%CI=0.000~0.403,P=0.022)是提高ELA联合DCB术后2年血管通畅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ELA联合DCB相较于POBA联合DCB在安全性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前者远期疗效方面更令人满意。术中处理和术后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会影响ELA联合DCB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中远期疗效。

关键词

移植物闭塞,血管 / 激光,准分子 / 消融技术 / 药物涂层球囊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展, 张天华, 陈波, 姜维良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12): 2011-202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