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栓塞肠系膜下动脉和腰动脉预防Ⅱ型内漏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谭程鹏, 容丹, 刘浩, 张子涵, 何健, 姜鹏, 崔永攀, 梅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2) : 2051 -2057.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12) : 2051 -2057.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栓塞肠系膜下动脉和腰动脉预防Ⅱ型内漏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类具有较高致死率的扩张性主动脉疾病,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内漏可在术中或数年后发生,因此必须进行终身监测。Ⅱ型内漏(T2EL)是EVAR的主要并发症,主要源于肠系膜下动脉(IMA)、腰动脉(LA)等侧支血管的反流血持续灌注动脉瘤囊。T2EL的发生与患者的解剖因素(如侧支血管的直径、数量和通畅情况)、手术相关因素(如支架移植物与动脉壁的贴合程度)以及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持续的T2EL可能导致动脉瘤囊增大、破裂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预防性栓塞IMA和LA在降低T2EL发生率、瘤囊增大率和再干预率等方面展现出一定优势,对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笔者检索了2002年1月—2024年7月间发表的有关EVAR术后内漏的流行病学、EVAR术中栓塞IMA和LA预防T2EL的相关文献,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探讨T2EL高风险患者预防性栓塞IMA、LA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主动脉瘤,腹 / 血管内操作 / 内漏 / 栓塞,治疗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谭程鹏, 容丹, 刘浩, 张子涵, 何健, 姜鹏, 崔永攀, 梅菲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栓塞肠系膜下动脉和腰动脉预防Ⅱ型内漏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4, 33(12): 2051-205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