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肝肾功能及血脂谱与减重代谢手术后进食紊乱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张惠淋, 许听, 王晨, 张弘玮, 狄建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4) : 698 -707.

PDF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2025, Vol. 34 ›› Issue (04) : 698 -707.

术前肝肾功能及血脂谱与减重代谢手术后进食紊乱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肥胖常伴随进食紊乱症状,减重代谢手术虽可改善相关问题,但术后疗效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缺乏有效预测指标。肝肾功能及血脂指标与代谢密切相关,或可用于术前风险分层与疗效预测。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相关代谢指标与进食紊乱症状的关系,进而识别肥胖患者术后的恢复特征,为个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41例(肥胖组),及同期招募的36名健康志愿者(健康组)。采集受试者的进食障碍调查量表-2(EDI-2)得分及术前血样,测定肝肾功能及血脂指标。采用Mantel检验分析相关性,并基于与EDI-2得分相关的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识别肥胖组亚群结构,再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术后不同亚群进食紊乱症状的变化轨迹。结果:肥胖组的胱抑素C、胆碱酯酶、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EDI-2总分亦显著升高(均P<0.05);健康组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肥胖组(P<0.05)。上述六项指标与EDI-2总分呈正相关(均r>0.20, P<0.05)。基于相关指标,LPA将肥胖组分为两类亚群,亚群2的多数代谢指标高于亚群1。术后18个月内,两亚群EDI-2总分均下降,但亚群2的改善起效时间晚于亚群1 (分别为术后第6个月、第4个月)。结论:术前胆碱酯酶、谷氨酰转移酶、前白蛋白、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E水平可作为预测进食紊乱症状改善潜力的指标。不同代谢特征的肥胖患者术后恢复进展存在异质性,需制定差异化干预策略。

关键词

减肥手术 / 肥胖 / 饮食与进食障碍 / 肝功能试验 / 肾功能试验 / 血脂异常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惠淋, 许听, 王晨, 张弘玮, 狄建忠 术前肝肾功能及血脂谱与减重代谢手术后进食紊乱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5, 34(04): 698-7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