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特征联合NLR、TS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马鑫, 张盛敏, 施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23) : 27 -33.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23) : 27 -33.

超声造影特征联合NLR、TS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特征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肿瘤-间质比(TSR)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2024年7月收治的1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7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组),99例为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所有患者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测定NLR和TSR。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造影特征、NLR、TSR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级Ⅱ、Ⅲ级,周边声晕,周边汇聚,增强后范围扩大,最大皮质厚度>3 cm,峰值强度,NLR和TSR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P<0.05),达峰时间短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流分级Ⅱ、Ⅲ级[■=12.075(95%CI:1.730,84.305)]、周边声晕[■=26.857(95%CI:2.805,257.147)]、周边汇聚[■=18.616(95%CI:2.220,156.131)]、增强后范围扩大[■=10.496(95%CI:1.629,67.652)]、最大皮质厚度>3 cm[■=32.729(95%CI:3.575,299.671)]、达峰时间短[■=0.502(95%CI:0.345,0.731)]、峰值强度高[■=2.866(95%CI:1.527,5.379)]、NLR高[■=20.495(95%CI:1.194,351.666)]、TSR高[■=1.255(95%CI:1.093,1.441)]均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造影特征、NLR和TSR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0%(95%CI:0.841,0.967)、71.3%(95%CI:0.606,0.805)和62.1%(95%CI:0.510,0.723),特异性分别为97.0%(95%CI:0.914,0.994)、71.7%(95%CI:0.618,0.803)和77.8%(95%CI:0.683,0.85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6、0.754和0.731。当超声造影特征、NLR和TSR联合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1%(95%CI:0.856,0.974)和98.0%(95%CI:0.929,0.998),曲线下面积为0.991。结论 超声造影特征联合NLR和TSR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对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乳腺癌 / 腋窝淋巴结转移 / 超声造影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肿瘤-间质比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马鑫, 张盛敏, 施霞 超声造影特征联合NLR、TS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23): 27-3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