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郭培杰, 邢春华, 李靖, 金朋, 赵美丽, 杨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23) : 7 -13.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23) : 7 -13.

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根据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分为未转移组51例,转移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和CT检查结果(对比剂灌注方向、造影强度分布、病灶增强水平及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未转移组的年龄高于转移组(P <0.05),未转移组的癌灶最大径低于转移组(P <0.05);两组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和病灶数量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形态、位置、钙化类型、实性成分回声、对比剂灌注方向、造影强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移组中病灶等/高增强、存在连续被膜的占比高于转移组(P <0.05)。未转移组的静脉期CT值、净增CT值、标准化CT值和Emean均低于转移组(P <0.05)。两组动脉期CT值、净增CT值和标准化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扫期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指标与多模态超声联合使用,对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93.1%(95%CI:0.772,0.992),特异性为94.1%(95%CI:0.938,0.988),曲线下面积为0.970(95%CI:0.937,1.000)。结论 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于预测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疾病分期和治疗规划。此外,年龄、癌灶最大径、病灶增强水平和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等因素对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甲状腺癌 / 桥本甲状腺炎 / 颈部淋巴结转移 / 多模态超声 / CT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培杰, 邢春华, 李靖, 金朋, 赵美丽, 杨炜 多模态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23): 7-1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