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轻型颅脑损伤中的发展探究

王恬恬, 赵乐, 冯忆, 魏楠楠, 刘骐肇, 高丽, 王永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13) : 49 -56.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13) : 49 -56.

4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轻型颅脑损伤中的发展探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4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在轻型颅脑损伤中随时间的发生、发展。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大鼠49只,复制轻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7只为空白对照组,42只为模型组;模型组分别于模型复制成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铀铅双染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微观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淋巴细胞瘤-2(Bcl-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铁蛋白重链(FTH)、天冬氨酸-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光学显微镜可见,模型组有神经元皱缩等现象。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1天神经元细胞轻度固缩,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 <0.05);模型组第3天、第7天的细胞膜多处破损,细胞器部分肿胀;模型组第3天的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峰(P <0.05);模型组第14天的神经元线粒体嵴多局部断裂,FTH蛋白相对表达量也较高(P <0.05);模型组第28天的FTH蛋白相对表达量仍在升高(P <0.05);模型组第28天胞内可见少量初级溶酶体或自噬溶酶体,但模型组第28天的LC3B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第21天降低(P <0.05)。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后较多神经元细胞第一时间选择凋亡,焦亡紧随其后,铁死亡较晚发生,自噬持续性进行。

关键词

神经元 / 轻型颅脑损伤 / 凋亡 / 自噬 / 铁死亡 / 焦亡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恬恬, 赵乐, 冯忆, 魏楠楠, 刘骐肇, 高丽, 王永辉 4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轻型颅脑损伤中的发展探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13): 49-5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