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周才盛, 郑德攀, 张国如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7) : 14 -20.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7) : 14 -20.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研究组接受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PCT、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PCT、CRP、ES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PCT、CRP、ESR评分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PCT、CRP、ES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LA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3)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平衡功能评分(BB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BBS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3)两组患者BB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比于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软组织损伤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 髋关节置换术 /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 / 高龄 / 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 / 并发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才盛, 郑德攀, 张国如 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07): 14-2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