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模型小鼠肠-脑轴相关因子的影响

刘瑞东, 王泽鹏, 冯晓东, 程旭锋, 房璐, 阮晓迪, 聂晨晨, 苏凯奇, 吕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8) : 21 -27.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8) : 21 -27.

针刺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模型小鼠肠-脑轴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RF)模型小鼠肠-脑轴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乳腺癌CRF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以荷瘤加化疗的方法复制乳腺癌化疗后CRF模型小鼠。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关元、气海穴位,1次/d,30 min/次,干预14 d。通过小鼠一般情况、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小鼠体力和疲劳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PA轴相关因子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表达。结果 模型组模型复制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长于空白组(P <0.05)。模型组干预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长于针刺组(P <0.05),假手术组干预后长于针刺组(P <0.05)。模型组模型复制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针刺组干预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高于模型组、假针刺组(P <0.05)。模型组、假针刺组小鼠下丘脑中IL-1β、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低于模型组、假针刺组(P <0.05)。针刺组、模型组、假针刺组结肠组织中IL-1β、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低于模型组、针刺组(P <0.05)。模型组、假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高于空白组(P <0.05),CORT蛋白水平低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 <0.05),CORT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 <0.05);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低于假针刺组(P <0.05),CORT蛋白水平高于假针刺组(P <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降低乳腺癌CRF模型小鼠中枢和结肠中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HPA轴功能紊乱状态,进而改善乳腺癌化疗后CRF的疲乏症状,这可能是针刺治疗CRF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乳腺癌 / 癌因性疲乏 / 下丘脑 / 结肠 / 炎症因子 / HPA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瑞东, 王泽鹏, 冯晓东, 程旭锋, 房璐, 阮晓迪, 聂晨晨, 苏凯奇, 吕转 针刺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模型小鼠肠-脑轴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08): 21-2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