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依力亚尔江·阿不拉, 张国明, 何丽芸, 艾力亚尔·克依木, 牟巧羽, 吉时昱, 买尔旦·莫吐拉, 迪娜·努尔兰, 比拉力·排祖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1) : 16 -21.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4, Vol. 34 ›› Issue (01) : 16 -21.

婴儿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在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接受心脏手术的185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3~12个月),其中房间隔缺损98例,室间隔缺损87例。将两组患儿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胸骨正中切口组(A组)与右侧腋下小切口组(B组)。比较A、B组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FLACC评分、患儿家属切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房间隔缺损患儿A、B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缺损患儿B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短于A组(P <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少于A组(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不同时间点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B组低于A组;两组FLACC评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B组高于A组(P <0.05)。房间隔缺损患儿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室间隔缺损患儿A、B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患儿B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均短于A组(P <0.05),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少于A组(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不同时间点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FLACC评分有差异(P <0.05),B组低于A组;两组FLACC评分的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室间隔缺损患儿家属B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P <0.05)。室间隔缺损患儿A组有2例出现胸廓畸形,1例切口感染;B组出现1例术后肺不张。结论 在婴儿群体中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CHD,切口隐蔽、美观,对患儿的身体及心理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呼吸机插管时间缩短、胸腔引流量减少,能有效减轻疼痛,更容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临床疗效优于正中开胸。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 婴儿 / 右腋下小切口 / 疼痛评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依力亚尔江·阿不拉, 张国明, 何丽芸, 艾力亚尔·克依木, 牟巧羽, 吉时昱, 买尔旦·莫吐拉, 迪娜·努尔兰, 比拉力·排祖拉 婴儿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 34(01): 16-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