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孙鹏霄, 方庆, 段永宏, 朱庆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5) : 12 -17.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5) : 12 -17.

股骨头坏死患者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2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进行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深静脉血栓组48例和无深静脉血栓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1 000次重复采样验证模型的效能。结果 有深静脉血栓组年龄≥65岁占比、有血栓史占比、局部麻醉占比、甘油三酯≥1.7 mmol/L占比和胆固醇≥4 mmol/L占比高于无深静脉血栓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有血栓史■、麻醉方式■、甘油三酯≥1.7 mmol/L■和胆固醇≥4 mmol/L■均为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87.50%(95%CI:0.748,0.953),特异性为79.7%(95%CI:0.683,0.884),具有良好的拟合校准曲线(P>0.05)。结论 年龄、性别、血栓史、麻醉方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对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 股骨头坏死 / 外侧入路 / 深静脉血栓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孙鹏霄, 方庆, 段永宏, 朱庆生 股骨头坏死患者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05): 12-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