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颜梅, 申笑笑, 刘迪, 杨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4) : 91 -96.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4) : 91 -96.

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模式,实验组接受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在气腹前(T1)、气腹1 h(T2)、拔管前(T3)的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肺顺应性(CL)],在麻醉诱导前(T0)、T2、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T4)的氧合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质A(SP-A)水平、St 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评估量表(SGRQ)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肺炎、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栓塞)的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的Ppeak、Pmean和CL水平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Ppeak、Pmean和C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Ppeak、Pmean和C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2、T3时刻Ppeak和Pmean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CL水平在T2、T3时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Ppeak、Pmean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L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2、T4的SpO2、PaO2和P(A-a)DO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SpO2、PaO2和P(A-a)D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SpO2、PaO2和P(A-a)D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pO2和PaO2在T2、T4时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A-a)DO2在T2、T4时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SpO2、PaO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a)DO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和7 d SP-A水平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S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S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术后1 d和术后7 d的S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SP-A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的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呼吸力学和氧合指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于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结直肠癌 / 肺保护性通气 / 围手术期 / 呼吸功能锻炼 / 老年衰弱 / 并发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颜梅, 申笑笑, 刘迪, 杨勇 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衰弱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04): 91-9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