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清生化指标在评估子宫肌瘤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相容性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与预后不良组(35例),采用TVCDU检查患者术前(T0)、术后3 d(T1)、术后1个月(T2)子宫动脉与肌瘤的血流动力指标[子宫动脉最大流速、子宫动脉最小流速、子宫动脉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量(Q)、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采用DCE-MRI检查患者T0、T1、T2时转移常数(Ktrans)、外排率常数(Kep)、细胞外间隙体积比(V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分泌性糖蛋白Dickkopf-1、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 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子宫动脉Vmax、Vmin、PI、RI、Q、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子宫动脉RI、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子宫动脉Vmax、Vmin、PI、Q、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子宫动脉Vmax、肿瘤大小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动脉Vmin、PI、RI、Q、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DCE-MRI征象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Ktrans、Kep、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Ktrans、K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Ke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trans、Vc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血清Dickkopf-1、CA125、CA199、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CA125、CA19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Dickkopf-1、N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CA125、CA199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ickkopf-1、NL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VCDU征象[■=76.662(95%CI:3.238,1 814.851)]、DCE-MRI征象[■=130.748(95%CI:1.071,15 966.340)]、Dickkopf-1[■=46.341(95%CI:1.403,1 530.367)]、高CA125水平[■=23.045(95%CI:1.097,484.183)]、高CA199水平[■=24.377(95%CI:1.182,502.954)]、高NLR水平[■=15.855(95%CI:1.158,217.028)]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内容容受性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综合多模态超声技术与血清生化指标评估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子宫肌瘤术后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这一新颖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于指导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育规划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子宫肌瘤术后
/
子宫内膜容受性
/
多模态超声
/
血清生化指标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Key words
陈盛君, 王何珠, 许菲菲
多模态超声在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02): 89-9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