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究2024年深圳市南山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现状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深圳禾正医院、桃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使用自编问卷、一般健康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综合得分为(1.92±1.09)分,情绪衰竭维度得分为(1.54±1.53)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1.19±1.45)分,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为(3.15±2.03)分,职业倦怠阴性者435例(74.36%),阳性者150例(25.64%)。其他婚姻状态、硕士及以上、没有子女、在民营医院工作、合同制员工、年收入21~30万、周工作时长> 56 h、每周加班> 3次、使用催眠药物、有情绪困扰的医务工作者中职业倦怠阳性者占比更多(P <0.05)。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工龄、职称、夜班频率间职业倦怠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OR=0.509(95%CI:0.323,0.802)]、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OR=0.434(95%CI:0.268,0.704)]为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阳性的保护因素(P <0.05);加班频率> 3次/周[OR=4.588(95%CI:2.305,9.135)])、使用药物催眠[OR=1.716(95%CI:1.058,2.785)]、有情绪困扰[OR=1.842,(95%CI:1.205,2.814)]为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阳性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婚姻、医疗机构类型、加班频率、是否使用药物催眠、是否有情绪困扰是深圳市南山区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建议医疗机构管理者制定科学排班制度、限制加班频率,同时加强与医务工作者的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改善其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进而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关键词
职业倦怠
/
医务工作者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邱友霞, 刘刚, 王璞, 张宸涵
2024年深圳市南山区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12): 90-9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