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孙佳琦, 吕兰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10) : 55 -60.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10) : 55 -60.

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32例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8∶2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6例和验证集26例。依据患儿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和对照组。统计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障碍发生情况,比较训练集睡眠障碍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分析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预测孤独症患儿发生睡眠障碍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106例患儿中28例(26.42%)患儿发生睡眠障碍,验证集26例患儿中6例(23.08%)患儿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睡前电子屏幕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新生儿窒息史率、母孕期抑郁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父母关系和谐率低于对照组(P <0.05)。训练集睡眠障碍组与对照组患儿性别、年龄、照顾者、午间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电子屏幕时间及父母年龄、父母性格、居住环境、3岁前与父母分离时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前电子屏幕时间长[■=1.078(95%CI:1.003,1.158)]、存在新生儿窒息史[■=4.867(95%CI:1.400,16.919)]、父母关系差[■=6.818(95%CI:1.575,29.509)]、母孕期抑郁[■=2.632(95%CI:1.036,6.686)]均是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 <0.05)。经Bootstrap法验证,模型C-index指数为0.859(95%CI:0.769,0.948),Calibration曲线结果显示,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趋近,经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拟合度较好(P>0.05)。训练集模型预测孤独症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性为85.70%(95%CI:0.775,0.934),特异性为73.10%(95%CI:0.753,0.814);验证集模型预测孤独症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敏感性为71.40%(95%CI:0.634,0.813),特异性为79.50%(95%CI:0.716,0.894)。结论 睡前电子屏幕时间长、存在新生儿窒息史及母孕期抑郁、父母关系差的孤独症患儿更易发生睡眠障碍,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孤独症患儿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关键词

孤独症 / 儿童 / 睡眠障碍 / 影响因素 / 列线图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孙佳琦, 吕兰秋 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10): 55-6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