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邓思敏, 姜志平, 危柱玲, 窦钰姣, 张京慧, 刘昊, 黄苇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10) : 67 -72.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10) : 67 -72.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3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CRBSI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CRBS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ICC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235份病历,其中感染组79例,非感染组156例。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革兰阴性菌43株,真菌9株,其他5株,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菌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内科病房[■=10.616(95%CI:3.377,33.378)]、入住重症监护室[■=29.635(95%CI:4.745,185.090)]均为PICC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P <0.05);红细胞计数高[■=0.186(95%CI:0.098,0.356)]、血小板计数高[■=0.995(95%CI:0.991,0.999)]、白蛋白高[■=0.895(95%CI:0.828,0.967)]均为PICC患者发生CRBSI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PICC患者CR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PICC患者发生CRBSI与入住内科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红细胞计数低、血小板计数低、白蛋白低有关,临床上需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临床特征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思敏, 姜志平, 危柱玲, 窦钰姣, 张京慧, 刘昊, 黄苇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10): 67-7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