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阳学说”理论探讨线粒体自噬介导的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控机制

柳岳, 陈杏, 张书萌, 刘映志, 陆玉雯, 朱赟, 陈伶利, 李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9) : 70 -77.

PDF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Vol. 35 ›› Issue (09) : 70 -77.

基于“阴阳学说”理论探讨线粒体自噬介导的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控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表现为动脉脂质堆积和斑块形成,其高发病率、病死率严重影响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中心和调节器,参与细胞内的多种代谢过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线粒体自噬用以描述线粒体的选择性自噬过程,是维持细胞线粒体健康的关键机制,在生理和病理生理环境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PINK1/Parkin介导的通路是最具特征的信号通路,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调控与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平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阳”推动、温煦、防御和“阴”静止、寒凉、内守的特性有相似之处。该文从阴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中药以及复方干预,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 阴阳理论 / 线粒体自噬 /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 中医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柳岳, 陈杏, 张书萌, 刘映志, 陆玉雯, 朱赟, 陈伶利, 李杰 基于“阴阳学说”理论探讨线粒体自噬介导的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控机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09): 70-7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