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microRNA-18a-5p(miR-18a-5p)联合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F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4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于治疗前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FIB,计算纤维蛋白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8a-5p表达。给予患者化疗,采取门诊、电话形式进行随访,2024年10月31日随访终止,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复发或死亡)。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10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24例,预后不良率为23.59%。预后不良组低分化占比、Ⅳ期占比、FLR、NLR和miR-18a-5p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为低分化[■=4.240(95%CI:1.603,11.217)]、临床分期为Ⅳ期[■=4.833(95%CI:1.832,12.752)]、FLR水平高[■=4.750(95%CI:2.072,10.889)]、NLR水平高[■=3.481(95%CI:1.767,6.858)]、miR-18a-5p相对表达量高[■=2.548(95%CI:1.566,4.146)]均是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LR、 NLR、 miR-18a-5p水平预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79.2%(95%CI:0.673,0.910)、62.5%(95%CI:0.506, 0.744)、75.0%(95%CI:0.631,0.869),特异性分别为70.5%(95%CI:0.586,0.824)、73.1%(95%CI:0.612,0.851)、67.9%(95%CI:0.561,0.798)。3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87.5%(95%CI:0.756,0.994),特异性为85.9%(95%CI:0.740,0.978)。结论 FLR、NLR、miR-18a-5p联合预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中晚期胃癌
/
microRNA-18a-5p
/
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Key words
李惠子, 袁忆航, 张全安
外周血microRNA-18a-5p、FLR、NLR水平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 35(08): 73-7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