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菌群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宋聃, 王培龙, 赵婉彬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249 -254.

PDF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249 -254.

胃黏膜菌群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胃黏膜菌群在胃癌(GC)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浅表性胃炎(SG)患者8例、萎缩性胃炎(AG)患者9例、肠化生及异型增生(IM/DYS)患者12例和GC患者14例,采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GC患者和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菌群,通过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预测菌群的功能差异。结果:在门水平上,4组样本的胃黏膜菌群丰度排名前5的类别组成相同,但占比有所差异,由SG进展到GC的过程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呈减少趋势,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呈增加趋势;在属水平上,从SG发展到GC,普氏菌属及乳杆菌属丰度比例不断增高,螺杆菌属丰度比例在GC组中最低,同时发现GC组中乳杆菌属、戴阿利斯特杆菌属、巨球型菌属、微单胞菌属、凝聚杆菌属明显富集;线性判别(LEfSe)分析结果显示,SG组的优势菌属为细菌,IM/DYS组的优势菌属为微红微球属、红杆菌科、弓形菌属,GC组优势菌属为红蝽菌科;KEGG未富集到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结论:GC患者胃黏膜菌群群落及多样性与癌前病变组存在明显差异;GC发生过程中菌群的生态失调。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 胃癌 / 胃黏膜菌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宋聃, 王培龙, 赵婉彬 胃黏膜菌群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 38(04): 249-25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