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小鼠外泌体脂质代谢的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

庄玲丹, 蒋路晴, 李磊, 徐梓琛, 武其文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8 ›› Issue (06) : 412 -417.

PDF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8 ›› Issue (06) : 412 -417.

过敏性哮喘小鼠外泌体脂质代谢的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肺泡灌洗液外泌体脂质内容物的差异,初步揭示过敏性哮喘发生过程中的脂质组学变化。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HDM组和对照组,HDM组用HDM滴鼻,对照组滴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获取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肺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并使用扫描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示踪分析进行鉴定,利用质谱仪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HDM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显示HDM组小鼠肺组织有炎细胞浸润,PAS染色显示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增多;Giemsa染色显示BALF炎症细胞增多,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利用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检测HDM组和对照组,根据脂质代谢物表达量差异倍数值(FC)、t检验所得P值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所得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数(VIP),共筛选出28种差异脂质化合物,大多数为甘油脂类和鞘脂类;使用随机决策森林法进一步缩小脂质范围,筛选了排名前5的脂质,分别是PS、SPH、Cer、Cer和PG。这些脂质在HDM组中比对照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M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BALF外泌体脂质之间存在差异,差异脂质分子PS、SPH、Cer、PG可能是过敏性哮喘干预和预测的重要靶点。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 脂质组学 / 肺泡灌洗液 / 外泌体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庄玲丹, 蒋路晴, 李磊, 徐梓琛, 武其文 过敏性哮喘小鼠外泌体脂质代谢的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 38(06): 412-4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