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

鲁艺, 周殿友, 徐峰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5, Vol. 39 ›› Issue (01) : 17 -23.

PDF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025, Vol. 39 ›› Issue (01) : 17 -23.

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方法:收集诊断为结直肠癌并完成手术的28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资料,其中左半结肠癌18例,右半结肠癌10例,并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及体型进行比较。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定每个样本的菌群种类及丰度,分别比较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组织、左半结肠癌与其癌旁组织、右半结肠癌与其癌旁组织、左右半结肠癌癌旁组织中菌群分布的差异。结果:左右半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及体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左右半结肠癌组织菌群进行比较,右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是互养菌门,左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是疣微菌门、绿弯菌门、软壁菌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左右半结肠癌组织菌群进行比较,左半结肠癌组织中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右半癌组织(P<0.05),其中右半结肠癌组织中丰度较高的菌群有月形单胞菌属、小单胞菌属、布雷德菌属、消化球菌属,左半癌组织丰度较高的菌群有阿克曼菌属、沙雷氏菌属、瘤胃球菌属、芽胞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毛螺旋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厌氧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半结肠癌组织中菌群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左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差异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左右半结肠癌 / 16S rRNA / 菌群差异 / 瘤内菌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鲁艺, 周殿友, 徐峰 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5, 39(01): 17-2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