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1406K)
摘要
为准确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动态、合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探讨3个演替系列6种典型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演替进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呈波动式趋势,0~10 cm层最大,10~20 cm层出现下降趋势,20~40 cm层后开始逐渐升高的趋势。湿生演替系列表现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中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积累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湿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旱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砂粒比、凋落物量、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
演替
/
可溶性有机碳
/
含量
/
影响因素
Key words
张东来, 张玲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J].
森林工程, 2024, 40(02): 10-1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