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

杨悦, 吴晓微, 董思贤, 沈海龙, 杨玲

森林工程 ›› 2025, Vol. 41 ›› Issue (02) : 288 -297.

PDF (25521KB)
森林工程 ›› 2025, Vol. 41 ›› Issue (02) : 288 -297.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6133K)

摘要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VP 40(40代表PVP平均分子量范围)抑制褐化效果最佳,添加0.2 g/L PVP 40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71.17%,其芽增殖系数为3.90,芽生根率为40.37%,移栽存活率为73%;PVP降低了蒙古栎外植体抗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总酚酶活力,有效抑制褐化现象。PVP有效降低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抑制褐化不再加剧,优化蒙古栎器官再生植株体系,分析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内在生理机制,为栎属其他树种抑制褐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蒙古栎 / 聚乙烯吡咯烷酮 / 褐化 / 植株再生 / 生理生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悦, 吴晓微, 董思贤, 沈海龙, 杨玲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J]. 森林工程, 2025, 41(02): 288-29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5521KB)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