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频闪喉镜在声带白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蒋堃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8) : 67 -73.

PDF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8) : 67 -73.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频闪喉镜在声带白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联合频闪喉镜在声带白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的80例声带白斑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经CO2激光喉内显微镜手术以明确病理性质,术前均给予i-Scan和频闪喉镜检查。分析i-Scan和频闪喉镜对声带病变的病理诊断情况,比较i-Scan和频闪喉镜的病灶血管形态评分和病变边界评分,观察声带白斑患者i-Scan下微血管形态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以及频闪喉镜下黏膜波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i-Scan和频闪喉镜对微血管形态和黏膜波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以术后病理为最终诊断,5例因表面覆盖白斑或坏死物导致i-Scan和频闪喉镜检查失败,i-Scan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68.00%(51/75),频闪喉镜的诊断符合率为89.33%(67/75)。i-Scan检查的病灶血管形态评分和病变边界评分高于频闪喉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67例水平血管改变,以鳞状上皮单纯增生、慢性炎症和轻度异型增生为主,8例垂直血管改变,以轻度异型增生为主,i-Scan下微血管形态方向变化与病理结果良恶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正相关。62例黏膜波正常或轻度减退,以鳞状上皮单纯增生、慢性炎症和轻度异型增生为主,13例黏膜波重度减退或消失,以鳞状上皮单纯增生为主,频闪喉镜下黏膜波减退程度与病理结果良恶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正相关。单独采用i-Scan或频闪喉镜检查,对于声带白斑患者的良恶性预测效果无明显差异(P> 0.05),而i-Scan联合频闪喉镜检查的预测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 <0.05)。结论 i-Scan联合频闪喉镜检查对于声带白斑患者的声带黏膜下微血管、黏膜波和形态有较佳的评估价值,联合使用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使用。

关键词

声带白斑 / 高清智能染色内镜 / 频闪喉镜 / 良恶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蒋堃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频闪喉镜在声带白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内镜杂志, 2024, 30(08): 67-7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