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罩通气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期间预防呼吸抑制和低氧的效果

张芳芳, 郭姚邑, 姜帆, 冯悦, 钟艺, 史宏伟, 斯妍娜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5) : 1 -8.

PDF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5) : 1 -8.

鼻罩通气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期间预防呼吸抑制和低氧的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鼻罩通气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期间预防呼吸抑制和低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鼻导管吸氧组(C组)和鼻罩吸氧组(M组)。C组采用传统鼻导管给氧,M组采用麻醉鼻罩给氧。两组患者予以5 L/min预吸氧3 min,麻醉诱导后,待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分时进胃镜。麻醉期间,C组根据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实施气道干预措施,M组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SpO2进行气道干预。记录麻醉过程中亚临床呼吸抑制、低氧和严重低氧的发生率。记录麻醉期间最低SpO2值,以及抬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和气管插管等干预措施实施情况。记录胃镜检查期间的退镜情况。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胃镜操作结束时(T2)和苏醒5 min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麻醉医师满意度和消化内镜医师满意度。结果 与C组比较,M组亚临床呼吸抑制、低氧和严重低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组麻醉期间SpO2最低值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C组比较,M组抬下颌和面罩加压给氧实施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组因气道干预退镜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时点相比,两组患者T1和T2时点MAP、HR和RR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组消化内镜医师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鼻导管吸氧比较,麻醉鼻罩可及时发现胃镜检查时低通气和呼吸抑制情况,降低低氧发生率,提高气道安全性。

关键词

胃镜检查 / 麻醉 / 鼻罩 / 呼吸抑制 / 低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芳芳, 郭姚邑, 姜帆, 冯悦, 钟艺, 史宏伟, 斯妍娜 鼻罩通气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期间预防呼吸抑制和低氧的效果[J]. 中国内镜杂志, 2024, 30(05): 1-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