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比较

姜雨婷, 郑晓玲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4) : 14 -20.

PDF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Vol. 30 ›› Issue (04) : 14 -20.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比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十二指肠间质瘤(duodenal 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00年-2019年诊断为duodenal GIST的患者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473例患者,中位年龄59岁,肿瘤中位直径50 mm。65.1%的患者初诊时为局限期,共390例(82.4%)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内镜治疗46例(11.8%),外科手术344例(88.2%)。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3岁、男性、肿瘤直径> 67 mm和发生远处转移,是影响duodenal GIST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是CSS的独立保护因素(P <0.05)。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duodenal GIST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5年CSS为84.8%和88.2%,10年CSS为80.1%和80.6%,15年CSS为71.2%和72.3%,P> 0.05)。结论 年龄> 73岁、男性、肿瘤直径> 67 mm和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是影响duodenal 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duodenal GIST的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 十二指肠间质瘤(duodenal GIST) / 预后 / 危险因素 / 内镜治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姜雨婷, 郑晓玲 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比较[J]. 中国内镜杂志, 2024, 30(04): 14-2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