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内3D打印导板在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中的应用

季康, 马骏, 李金, 潘界恩, 蔡震海, 陈刚

中国内镜杂志 ›› 2025, Vol. 31 ›› Issue (03) : 74 -80.

PDF
中国内镜杂志 ›› 2025, Vol. 31 ›› Issue (03) : 74 -80.

关节腔内3D打印导板在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改良象限法结合患者影像学数据设计的3D打印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定位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ACL初次断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打印导板组(使用3D打印股骨定位导板辅助ACL重建,导板为尼龙材质)和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手术,术中直视ACL重建),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行膝关节CT和三维重建。以改良象限法分析比较组内和组间患者术前和术后股骨隧道中心点坐标百分率(Fx和Fy)。结果 3D打印导板组手术时间为(53.8±6.0)min,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的(62.4±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改良象限法分析,3D打印导板组股骨隧道中心的术后相对坐标位置百分率为(28.4±2.0)%和(35.5±2.3)%,与术前规划的(28.4±0.0)%和(35.7±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传统手术组术后相对坐标位置百分率为(28.1±2.9)%和(35.2±3.2)%,与术前规划的(28.4±0.0)%和(35.7±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股骨隧道中心位置坐标百分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呈递增趋势,各时点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和传统手术行ACL重建股骨侧定位,均可实现解剖重建,两者骨隧道位置无明显差异。然而,采用关节腔内3D打印导板技术,股骨隧道中心点分布更加集中,手术时间更短,可为临床ACL重建过程中创建患者股骨隧道个性化定位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ACL) / 重建 / 3D打印 / 关节镜 / 改良象限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季康, 马骏, 李金, 潘界恩, 蔡震海, 陈刚 关节腔内3D打印导板在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中的应用[J]. 中国内镜杂志, 2025, 31(03): 74-8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