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邵旭宁, 邵旭敏, 赵宇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25, Vol. 48 ›› Issue (03) : 31 -34.

PDF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25, Vol. 48 ›› Issue (03) : 31 -34.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 MIS-TLIF)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采用PELD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PELD组,采用MIS-TLIF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MIS-TLIF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状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Cobb角)、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腰椎状况[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结果:PELD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04%、5.88%均高于MIS-TLIF组的96.08%、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0.88 cm、80.62 h、85.62 mL、7.06 d均少于MIS-TLIF组1.59 cm、112.65 h、150.64 mL、10.65 d(P<0.05)。治疗后,MIS-TLIF组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分别为1.72 mm、31.62°均高于PELD组的1.52 mm、28.62°(P<0.05);MIS-TLIF组Cobb角为1.55°低于PELD组的2.05°(P<0.05)。治疗1、2周后,PELD组VAS评分分别为4.25分、2.13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4.66分、2.51分(P<0.05)。治疗3、6个月后,PELD组ODI评分分别为20.52分、7.56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22.41分、8.42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LD和MIS-TLIF治疗效果均较好,PELD手术指标、近期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优于MIS-TLIF术,而MIS-TLIF后期腰椎影像学指标优于PELD治疗。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疼痛程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邵旭宁, 邵旭敏, 赵宇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 48(03): 31-3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