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吕高鹏, 邓建中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99 -102.

PDF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99 -102.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制定早期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9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5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据术后情况分为感染组35例及未感染组117例。统计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学特点,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的发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 h、吸烟史、年龄大、吞咽功能障碍、合并基础疾病、肺部疾病史、有侵入性操作、Hunt-Hess分级Ⅲ级含以上是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吞咽功能障碍、有侵入性操作、Hunt-Hess分级Ⅲ级含以上是介入栓塞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35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占12.5%,革兰阴性菌42株占87.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手术时间>3 h、吸烟史、年龄大、吞咽功能障碍、有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根据以上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介入 / 肺部感染 / 病原菌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高鹏, 邓建中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 48(01): 99-10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