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增强CT对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曾微单, 李艾樾, 赵丽娜, 曹红娟, 李莎, 廖春雁, 赵悦瑶, 黄权丰, 范玉冰, 张蓓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9) : 618 -624.

PDF (1587KB)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9) : 618 -624.

超声联合增强CT对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24K)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增强CT(CECT)对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B)细胞学检查结果为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US-FNAB检查诊断为BethesdaⅠ、Ⅲ类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184名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及CECT检查。收集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CECT特征,测量甲状腺结节、周围腺体及颈部肌的动、静脉期CT值。根据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恶性组,单因素分析良、恶性结节超声及CECT的特征,将经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CECT特征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1为超声组,模型2为CECT组,模型3为C-TIRADS分类组,模型4为模型1+模型2联合诊断组,模型5为模型2+模型3联合诊断组。以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间超声特征中结节最大径、结构、方位、边缘、边界、局灶性强回声、后方回声、包膜完整性及淋巴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T特征中结节最大径、静脉期体积变小边界不清、边缘、边界、结构、VNHU、VNHU-VTHU、VNHU-VMHU、VNHU/VTHU、VNHU/VMHU、ANHU/VNHU、颈部异常淋巴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5个诊断模型中模型4具有最佳的诊断能力。决策曲线结果表明模型4在临床预测中为患者带来最佳的临床净获益。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4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结论:超声联合CECT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独一种诊断方式,CECT可做为BethesdaⅠ、Ⅲ类无明确诊断结节常规超声检查的辅助检查方法,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超声检查,介入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曾微单, 李艾樾, 赵丽娜, 曹红娟, 李莎, 廖春雁, 赵悦瑶, 黄权丰, 范玉冰, 张蓓 超声联合增强CT对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 35(09): 618-62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87KB)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