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在肩关节MRI中的应用

袁颖, 程天馨, 钟朝辉, 韦捷, 于丹, 徐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7) : 503 -507.

PDF (1146KB)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7) : 503 -507.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在肩关节MRI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73K)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ressed sensing,ACS)技术在肩关节MRI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27例,应用联影3.0T MR行肩关节MRI扫描,对受试者均应用并行采集技术(PI)以及ACS技术扫描肩关节横轴位PDWI、矢状位PDWI、冠状位T2WI、冠状位T1WI序列,4个序列使用PI技术的综合加速因子分别为1.77、1.72、1.60、1.87,使用ACS技术的综合加速因子分别为3.23、3.01、2.81、2.86。由两名医师从关节图像结构显示情况、脂肪抑制情况、伪影及图像整体情况四方面进行评分。在两组图像相同层面位置测量冈上肌、肱骨头均匀组织的信号强度(SI)和噪声值(SD),计算冈上肌和肱骨头SNR和CN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I在横轴位PDWI、矢状位PDWI、冠状位T2WI、冠状位T1WI的主观评分别为4.89±0.33、4.85±0.46、4.85±0.46、4.85±0.46,ACS为4.92±0.27、4.92±0.27、4.88±0.33、4.9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在横轴位PDWI、矢状位PDWI、冠状位T2WI、冠状位T1WI测量冈上肌SNR分别为25.08±4.08、30.40±6.93、10.37±1.95、17.53±3.17,低于ACS的31.77±6.83、38.95±7.05、13.22±2.47、20.09±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总扫描时间为241 s,较PI组(438 s)比较,减少了45%。结论:应用ACS技术扫描肩关节MRI,可以在保证图像的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减少扫描时间,为临床提供高效的检查。

关键词

肩关节 / 磁共振成像 / 人工智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袁颖, 程天馨, 钟朝辉, 韦捷, 于丹, 徐辉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技术在肩关节MRI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 35(07): 503-50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46KB)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