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大脑可塑性的相关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

张琴, 郑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6) : 439 -443.

PDF (1338KB)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06) : 439 -44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大脑可塑性的相关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70K)

摘要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a brain inury,HIBI)是导致新生儿后期病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在发育阶段对脑损伤的适应性在脑功能重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IBI后大脑可通过神经元再生、突触重塑、胶质细胞增生等机制来进行修复与重建。了解HIBI的病理损伤机制、影像手段及大脑可塑性,有助于把握治疗的时间窗,并为新生儿HIBI损伤治疗带来新的机遇及前景。

关键词

脑损伤 / 婴儿,新生 / 磁共振成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琴, 郑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大脑可塑性的相关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 35(06): 439-44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38KB)

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