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

田伟伟, 马拓, 赵晓倩, 张敬勉, 王建方, 韩静雅, 赵新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12) : 856 -860.

PDF (4835KB)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24, Vol. 35 ›› Issue (12) : 856 -860.

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950K)

摘要

目的:总结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18F-FDG PET/CT及CT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AF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增强扫描、18F-FDG PET/CT表现。结果:27例AF患者共37个病灶。大部分为单发,腹内多见。首发症状多以扪及肿物或查体发现。病灶Ki-67平均为3%(2%~5%)。病灶表现为18F-FDG轻中度不均匀摄取增高,内见点、片状相对高摄取,或轻度均匀摄取增高,较大病灶的SUVmax及SUVmean并未显著增加,SU-Vmax为3.32±1.12(1.40~5.10),不同部位的SUVmax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T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改变的软组织密度团块影,无完整包膜,易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密度多为不均匀或欠均匀,很少出现钙化、囊变、出血或脂肪密度。不同发病部位的AF表现略不同,腹内型易浸润周围组织,尤其是管状结构,腹外型轮廓较光滑,腹壁型沿肌肉长轴生长,病灶相对较大。CT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均匀/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部分病灶内部或边缘见迂曲血管影。结论:18F-FDG PET/CT联合CT增强扫描对A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纤维瘤病,侵袭型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氟脱氧葡萄糖F18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田伟伟, 马拓, 赵晓倩, 张敬勉, 王建方, 韩静雅, 赵新明 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4, 35(12): 856-86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835KB)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