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翁开枝, 吴椿萍, 庄树铨, 黄淑贤, 王晓芳, 郑湧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10) : 1086 -1092.

PDF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10) : 1086 -1092.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化疗后合并真菌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23年12月在福建3家医院行AL化疗后合并真菌BSI的2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AL患儿化疗后合并真菌BSI的发生率为1.38%(23/1 668)。在发生真菌BSI时,87%(20/23)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已持续超过1周;临床上均有发热表现,22%(5/23)伴脓毒性休克表现。23例(100%)均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培养共检出23株真菌,其中以热带念珠菌(52%,12/23)最为常见。卡泊芬净或米卡芬净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有效率较高(75%,12/16),抗真菌疗程中位数为3.0个月。总体病死率为35%(8/23),归因死亡率为22%(5/23)。结论 儿童AL化疗后合并真菌BSI多发生于持续中性粒细胞缺乏,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原菌以热带念珠菌最为常见,抗真菌疗程长,病死率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 (10):1086-1092]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 血流感染 / 急性白血病 / 抗真菌治疗 / 预后 / 儿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翁开枝, 吴椿萍, 庄树铨, 黄淑贤, 王晓芳, 郑湧智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真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 26(10): 1086-109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