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间充质转化在高氧诱导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林雅婷, 颜崇兵, 洪文超, 蔡成, 龚小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765 -773.

PDF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765 -773.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高氧诱导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在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48只早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高氧组,每组24只。高氧组暴露于85%氧气中建立早产大鼠BPD模型,常氧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于实验第1、4、7、14天收集早产大鼠肺组织标本。(2)将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系(RLE-6TN)随机分为常氧组(常规空气中培养)和高氧组(在95%氧气中培养),分别于高氧暴露后12 h、24 h、48 h收集细胞标本进行检测。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早产大鼠肺泡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早产大鼠肺组织和RLE-6TN细胞肺表面活性蛋白C (surfactant protein C, SPC)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共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早产大鼠肺组织和RLE-6TN细胞EMT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常氧组相比,高氧暴露7 d开始高氧组早产鼠可见肺泡化阻滞和肺泡结构简单化改变;肺组织中SPC和α-SMA存在明显共定位现象,高氧暴露7 d、14 d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高氧暴露7 d、14 d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TGF-β1、α-SMA、N-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PC、E-钙黏蛋白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2)高氧暴露24 h、48 h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高氧暴露48 h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E-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 TGF-β1、 α-SMA、 N-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EMT破坏了BPD早产大鼠肺泡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造成肺泡结构简单化和发育异常,参与了BPD的发生发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 (7):765-773]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上皮-间充质转化 /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 紧密连接 / 早产大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林雅婷, 颜崇兵, 洪文超, 蔡成, 龚小慧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高氧诱导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 26(07): 765-77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