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例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詹春雷, 游洁玉, 李小芹, 汪勇, 梅贤琴, 万盛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139 -144.

PDF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139 -144.

267例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EGID)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改变、病理组织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7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267例EGID患儿资料,观察其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下改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 267例EGID患儿中,临床分度以轻度(164例,61.4%)和中度(96例,35.6%)为主。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178例)为主。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呕吐、呕血,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呕吐、便血,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血常规示近一半(49.4%)患儿出现血小板升高,但轻、中、重度EGID患儿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ID患儿消化道内镜下无显著特异性改变,组织病理亦无特异性结构损伤。其中85.0%(227例)予以抑酸治疗,34.5%(92例)予以饮食回避,20.9%(56例)予以抗过敏药物治疗,少部分(24例,9.0%)使用泼尼松治疗。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以消化性溃疡为表现者停药后症状出现反复。结论 儿童EGID以轻、中度多见,内镜下改变无明显特异性,饮食回避及抑酸、抗过敏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 (2):139-144]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 / 临床特征 / 儿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詹春雷, 游洁玉, 李小芹, 汪勇, 梅贤琴, 万盛华 267例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 26(02): 139-14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