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评估二代测序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与串联质谱法联合应用的优势。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5—8月于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出生的1 999例新生儿的血样,所有样本均应用串联质谱和荧光免疫分析法初筛,采用二代测序检测135个高频致病基因变异位点,并对可疑阳性位点应用Sanger测序或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进行家系验证。结果 1 999例新生儿的串联质谱分析未发现确诊阳性患儿。基因筛查发现58例阳性(2.90%),732例为致病基因携带(36.62%),1 209例阴性(60.48%);确诊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0.05%,1/1 999)。荧光免疫分析发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39例(1.95%,39/1 999),基因筛查发现G6PD缺乏症43例(2.15%,43/1 999)。荧光免疫分析筛查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患儿6例(0.30%,6/1 999),基因筛查结果均携带DUOX2基因变异。致病基因携带率前10位的基因为G6PD(12.8%)、DUOX2(8.7%)、HBB(8.2%)、ATP7B(6.6%)、GJB2(5.7%) SLC26A4(5.6%)、PAH(5.6%) ACADSB(4.6%)、SLC25A13(4.2%)、SLC22A5(4.1%)。结论 二代测序可作为串联质谱法的有效补充,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检出率,结合家系验证能实现精准诊断,尤其对G6PD缺乏症等单基因疾病的筛查具有互补优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5,27(4):432-437]
关键词
基因筛查
/
串联质谱
/
新生儿筛查
/
遗传代谢病
/
新生儿
Key words
蒋丽红, 吴本清, 赵正言
二代测序在新生儿疾病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5, 27(04): 432-43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