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F
                
                    PDF 
                
                
                    
                
             
            
                
摘要
                
            
            
                2022年春江苏省南京和淮安两地部分田块小麦出现叶片褪绿黄化、植株矮化的疑似病毒病症状,为明确小麦感染病毒的种类,对其进行了病原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黄症病毒通用引物Lu-1/Lu-4检测时,两地样本有较高比例的(53.6%和86.7%)大麦黄矮病毒PAV(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PAV,BYDV-PAV)感染。使用通用引物Leu-F/Leu-R检测,在部分样品中扩增到约624 bp目的条带,经测序分析,4份南京样品的扩增产物与小麦黄矮病毒(wheat yellow dwarf virus, WYDV)同源性最高(97.78%),4份淮安样品与黍扭曲花叶病毒(panicum distortion mosaic virus, PDMV)同源性最高(97.60%)。为进一步确认病毒种类,针对两种病毒外壳蛋白(CP)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阳性样本均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其克隆测序后发现,南京分离物CP基因序列全长612 bp,与WYDV河南分离物(OK216142)同源性高达98.69%,淮安分离物CP基因全长615 bp,与PDMV湖北分离物(OM514390)和韩国分离物(LC424839)同源性分别为97.89%和97.7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两种病毒均聚类到马铃薯卷叶病毒属分支。综上,在南京和淮安小麦病株上检测到的病毒分别为WYDV和PDMV,这是江苏省农作物上发生这两种病毒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毒
                             / 
                            黍扭曲花叶病毒
                             / 
                            小麦
                             / 
                            分子鉴定
                
                
                    
Key words
                
                
                
            
            
                
                    
                        
                            靳道然, 张家瑞, 缪倩, 朴君, 杨荣明, 季英华, 李硕
                            江苏小麦上两种新发病毒的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7): 984-99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