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景灿, 徐其江, 张永强, 曾潮武, 毕海燕, 雷钧杰, 陈传信, 聂石辉, 徐文修, 李杰, 陈慧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49 -155.

PDF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2) : 149 -155.

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探究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1985-2024年审定的65份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以及2个待审品系为材料,对小麦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7份小麦材料多样性指数在1.96~2.08,多样性指数整体较优,其中千粒重最大为2.08,穗下节长最小为1.96。穗粒数与株高、旗叶宽、旗叶面积和穗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下节粗、旗叶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下节粗、旗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性状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049%。结合3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权重,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材料依次为新春35号、新春45号、新春41号、新旱688、粮春1571、新春8号、新春20号、粮春1242、新春18号和新春16号,可作为优良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

新疆 / 春小麦 / 品种(系) / 重要性状 / 遗传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景灿, 徐其江, 张永强, 曾潮武, 毕海燕, 雷钧杰, 陈传信, 聂石辉, 徐文修, 李杰, 陈慧 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2): 149-15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