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郝倩倩, 兰会杰, 董文楠, 秦保平, 张敏, 蔡瑞国, 杨晴, 李昊昱, 杨敏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4) : 482 -491.

PDF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4) : 482 -49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明确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 kg·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和3个种植密度(3.0×10~6、4.5×10~6和6.0×10~6株·hm-2,分别用D1、D2和D3表示),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强筋小麦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和透光率、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受施氮量的影响较种植密度大,小麦在N2和N3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其中以N2D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9 957.73 kg·hm-2。除N3外,随着施氮量或种植密度的增加,冠层PAR截获率均逐渐增大,透光率显著下降。施氮量、种植密度和二者互作显著影响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同一施氮条件下,适度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二者均以N2D2处理下最大。增施氮肥有利于沉降值和面筋指数的增加,面筋指数在N2D2处理下到达最佳。综合考虑强筋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的利用、干物质的积累和转运、籽粒产量和品质,240 kg N·hm-2的施氮量和4.5×10~6株·hm-2的种植密度是本试验条件下强筋小麦生产中的最优氮密组合。

关键词

强筋小麦 / 施氮量 / 种植密度 / 冠层光截获 / 籽粒产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郝倩倩, 兰会杰, 董文楠, 秦保平, 张敏, 蔡瑞国, 杨晴, 李昊昱, 杨敏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冠层光截获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4): 482-49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