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小麦温敏雄性育性的影响

刘海英, 黄康兴, 茹振钢, 陈向东, 董娜, 陈芸, 孔陈源, 苏晨, 吕怡婷, 王亚楠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268 -1275.

PDF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268 -1275.

水杨酸对小麦温敏雄性育性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探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对小麦温敏雄性育性的影响,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366及其近等基因系郑麦366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和2022-2023年生长季,在正常秋季播种(10月10日-10月13日)和晚播(12月1日)条件下,自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开花期,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幼穗和花药中内源SA含量;于2023-2024年生长季,自药隔期至开花期前,采用0、0.1、0.5、1.0、1.5和2.0 mmol·L-1 SA水溶液对小麦进行全株喷施处理,用I2-KI法测定了花粉可育率,用国内法和国际法测定了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在2021-2022和2022-2023年生长季,在正常秋季播种(2021-2022和2022-2023)和2021-2022年生长季晚播条件下BNS366花粉全不育或高不育,其幼穗中SA含量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期低于同播期的郑麦366,花药中SA含量在单核中位期和三核期相比同播期的郑麦366较高;在2022-2023年生长季晚播条件下,BNS366花粉可育,其药隔期幼穗和单核中位期花药中SA含量均高于郑麦366。在2023-2024年生长季,与CK(0 mmol·L-1 SA)相比,2.0 mmol·L-1 SA处理下,正常秋季播种和晚播的郑麦366的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28.16和31.25个百分点),正常秋季播种的BNS366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自交结实率也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25和1.76个百分点);在0.5 mmol·L-1 SA处理下,晚播的BNS366的花粉可育率降低37.97个百分点,变化显著;在两个播期下,郑麦366和BNS366其他浓度SA处理的上述3个指标与CK差异均不显著。由此说明,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期BNS366幼穗中内源SA含量的不足可能促使其雄性不育;外源SA对郑麦366可育植株和BNS366不育植株的自交结实率可能具有升高效应,对BNS366可育植株的花粉可育率具有降低效应。

关键词

小麦 / 温敏雄性不育 / 水杨酸 / 花粉可育率 / 自交结实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海英, 黄康兴, 茹振钢, 陈向东, 董娜, 陈芸, 孔陈源, 苏晨, 吕怡婷, 王亚楠 水杨酸对小麦温敏雄性育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9): 1268-127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