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ta分析主要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朱夏童, 戚柳, 迟凯祥, 刘馨怡, 刘威, 任进, 陈翔, 李金才, 郑宝强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245 -1257.

PDF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245 -1257.

基于Meta分析主要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播期、施氮量及密度是调控弱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的有效栽培措施,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尚缺乏整合定量研究。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2002-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的调控效应。播期、施氮量和密度的对照组分别为10月20日-11月6日、210~240 kg·hm-2、180×10~4~240×10~4株·hm-2。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播期推迟14~21 d时,弱筋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9.73%,而籽粒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3.87%;当施氮量减少30~240 kg·hm-2时,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6.42%~51.72%、6.63%~19.13%;当密度增加30×10~4~120×10~4株·hm-2时,产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4.39%~7.11%,而籽粒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1.16%~3.70%。明确了不同播期、施氮量、密度下弱筋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将其分别控制在10月24日-10月31日、172~186 kg·hm-2、293×10~4~360×10~4株·hm-2时,可在保障产量>6 500 kg·hm-2的同时籽粒蛋白含量<11.5%,实现量质协调;此时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维持在9.7~11.3、17.5~20.1 t·hm-2,而开花期单茎、茎、叶、穗氮含量分别维持在11.7、5.6、30.7、15.8 mg·g-1以内。

关键词

弱筋小麦 / 产量 / 籽粒蛋白含量 / 栽培措施 / Meta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夏童, 戚柳, 迟凯祥, 刘馨怡, 刘威, 任进, 陈翔, 李金才, 郑宝强 基于Meta分析主要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9): 1245-125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