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分析

葛冬冬, 王粤生, 王长有, 陈春环, 刘新伦, 邓平川, 李停栋, 王弘, 郑祥博, 杨海波, 吉万全, 赵继新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180 -1189.

PDF
麦类作物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9) : 1180 -1189.

2011-202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为了解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及亲本使用情况,为小麦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对2011-202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亲本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至2024年黄淮南片国审通过小麦品种574个,其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均增产58.4 kg·hm-2;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品质性状中,容重、稳定时间、吸水率均呈缓慢增加趋势,湿面筋含量基本稳定。品质属中筋、强筋和中强筋的品种分别有459、26和67个,占比分别79.97%、4.53%和6.97%,优质品种呈增加趋势。抗病性方面,抗条锈病品种96个,占比16.72%,其中高抗和免疫品种40个,占比6.97%;无高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品种,中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品种分别有8和7个,占比分别为1.39%和1.22%;高抗和中抗纹枯病品种分别有2和5个,合计占比1.22%;兼抗2种以上病害的品种9个,占比1.57%。育种方式以单交组合育种为主,占比72.30%。分析亲本来源,574个品种共应用到489个亲本,其中5个亲本被高频使用,分别是周麦18(41次)、济麦22(43次)、百农矮抗58(73次)、周麦22(82次)和周麦16(90次)。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中优质品种数量较少,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品种欠缺,育种方式较为单一,亲本使用较为集中,今后应拓宽遗传基础,丰富育种方式,加强优质和抗病品种的培育。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 小麦品种 / 产量 / 品质 / 抗病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葛冬冬, 王粤生, 王长有, 陈春环, 刘新伦, 邓平川, 李停栋, 王弘, 郑祥博, 杨海波, 吉万全, 赵继新 2011-2024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审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及抗病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45(09): 1180-118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