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吴姗, 余琦, 杨覃, 王文婧, 张洋洋, 刘燕, 杨沿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5) : 657 -664.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5) : 657 -664.

对比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对初诊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4年7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脏内科经肾活检或PLA2R抗体阳性诊断为IMN的113例患者,其中55例接受环磷酰胺治疗,58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并且随访≥6个月。结果:6个月时,环磷酰胺治疗组有38例(69.09%)得到复合缓解(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利妥昔单抗治疗组有36例(62.07%)得到复合缓解。12个月和18个月时,两组复合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70.83%vs. 83.87%,P=0.186和73.68%vs. 73.68%,P=1.000),但在12个月时,利妥昔单抗组的复合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组。对于eGFR<60 mL/(min·1.73 m2)的IMN患者,利妥昔单抗能显著改善肾功能(P=0.008)。在整个随访期间,环磷酰胺组的不良事件总数高于利妥昔单抗组(57例vs. 45例),并且非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利妥昔单抗组(P=0.039)。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IMN的疗效不劣于环磷酰胺,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利妥昔单抗改善eGFR<60 m L/(min·1.73 m2)IMN患者肾功能的效果优于环磷酰胺。

关键词

膜性肾病 / 利妥昔单抗 / 环磷酰胺 /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姗, 余琦, 杨覃, 王文婧, 张洋洋, 刘燕, 杨沿浪 对比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 30(05): 657-66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