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动剂辣椒素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

郭玲, 彭小勇, 邓蒙生, 朱英国, 翁昌梅, 程祥云, 王建民, 李涛, 刘良明, 杨光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6) : 721 -731.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5, Vol. 30 ›› Issue (06) : 721 -731.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动剂辣椒素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激动剂辣椒素(CAP)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氏液(LR)组、CAP预处理(休克前单次给药)组、CAP预末给药(休克前后两次给药)组,用于检测大鼠存活情况(每组9只);随后根据存活实验结果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休克组、LR组与CAP预末给药组,用于观测血压、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血管反应性及肝肾血流量指标(每组8只)。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CAP治疗创伤失血休克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应用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验证及诊断价值分析。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休克未治疗动物在休克模型完成后数小时内陆续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5(0.42,6.21)h,LR复苏可一定程度改善大鼠存活情况,CAP预处理组大鼠的存活率与生存时间较LR组有所增加,而CAP预末给药组可明显提高休克大鼠的24 h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与L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CAP预末给药组较LR组可显著降低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血乳酸水平,明显提高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性反应性,并增加大鼠的肝肾血流量;而CAP对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的改善作用略高于LR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共获得CAP抗创伤失血休克的相关基因37个,经KEGG富集分析发现,Ca2+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显著富集。数据集验证表明CXCR4、NF-kB1、GFPA和NTF3核心蛋白在正常组和休克组中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且CXCR4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TRPV1激动剂CAP通过改善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血管功能、增加器官血流量并减轻机体酸中毒状态,从而降低创伤失血休克后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Ca2+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相关,而CXCR4、NF-kB1、GFPA和NTF3可能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 休克 / 辣椒素 /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 网络药理学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玲, 彭小勇, 邓蒙生, 朱英国, 翁昌梅, 程祥云, 王建民, 李涛, 刘良明, 杨光明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动剂辣椒素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 30(06): 721-73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