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强肝癌血管生成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吴晓红, 陈诗雨, 陈敏, 叶明君, 陈淑君, 吴阳培, 李白坤, 李庆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8) : 861 -869.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8) : 861 -869.

血小板增强肝癌血管生成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先筛选PLT与肝癌细胞的适宜共孵育比例,制备条件培养基,确定华蟾素(CBG)的半数抑制浓度;然后,设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常规培养基]、串扰组[EC+CM_HP(HUH7与PLT串扰制备的条培)]、干预组(EC+CM_HP+CBG),采用划痕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出芽实验和ELISA实验分别评估EC的迁移力、成管力、出芽能力以及共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R2、p-VEGFR2的表达,并采用抑制剂进行了反向验证。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Model组、Model+CBG组和Model+Apa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移植瘤的胶原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PLT∶HUH7=200时HUH7活力最强,HUH7与PLT串扰明显促进EC的增殖力(P<0.01)。与对照组相比,串扰组的迁移、成管、生芽能力增强,干预组的低于串扰组(P<0.01)。串扰组上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干预组的低于串扰组(P<0.01)。串扰组p-VEGFR2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而干预组的表达量较串扰组少(P<0.01)。Model组可见大片胶原纤维沉积,CBG干预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胶原纤维沉积。Model组的肝癌移植瘤组织存在CD31和CD34表达,CBG干预显著降低肝癌移植瘤组织CD31和CD34的表达(P<0.01)。结论:PLT能增强肝癌的血管生成,CBG可能经由VEGF/VEGFR2通路抑制其成管能力。

关键词

肝癌 / 血管生成 / 血小板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华蟾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晓红, 陈诗雨, 陈敏, 叶明君, 陈淑君, 吴阳培, 李白坤, 李庆林 血小板增强肝癌血管生成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08): 861-86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