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赵梓硕, 朱玉光, 马燕山, 李志伟, 景永帅, 谢英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5) : 543 -553.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5) : 543 -553.

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1组)、高脂饲料2组(HFD2组)、高脂饲料3组(HFD3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饲料8周。造模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喂养8周后,采用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大鼠肝脏进行检查。取血和肝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的变化。肉眼观察肝脏大体形态,计算其肝指数和Lee’s指数。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精神变差、活动减少、脱毛现象加重、摄食量减少、体质量明显升高,肝指数、Lee’s指数显著提高,肝脏体积增大,边缘较钝,可见脂肪变性和沉积,且以HFD3组大鼠变化最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且HFD3组更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欠清,肝和脾的CT值比值明显降低,同/反相位图上肝脏实质信号差别明显,且HFD3组对于大鼠影像学变化影响更大。结论:三种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但HFD3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优于其他两组,病变相对严重,预计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和降脂药物的筛选。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高脂饲料 / 动物模型 / 放射学 / SD大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赵梓硕, 朱玉光, 马燕山, 李志伟, 景永帅, 谢英花 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05): 543-55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