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

白玥, 金琪琪, 蔡伟茶, 励建琳, 周盈丰, 袁开明, 李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3) : 296 -302.

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024, Vol. 29 ›› Issue (03) : 296 -302.

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14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7岁。患儿在术前等候区口服0.5 mg/kg咪达唑仑,并根据咪达唑仑口服后达到满意镇静时间分为10~20 min(快速起效,M1组)及21~30 min(缓慢起效,M2组),或口服等容量冰糖梨饮品(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七氟烷诱导、七氟烷维持的全身麻醉方案。主要观察指标为患儿诱导依从性(ICC)评分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评估苏醒期躁动(EA)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镇静Ramsay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及其他病房内不良事件等。结果:共147例患儿纳入结果分析,每组49例。M1、M2组患儿完美诱导(ICC=0)占比显著优于C组(95.9%vs.91.8%vs.61.2%,P=0.001)。M1组患儿最大及平均PAED评分较C组显著升高(6.4±5.0 vs.4.4±4.1,P=0.029;5.2±4.5 vs.3.4±3.6,P=0.030);EA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30.6%vs.10.2%,P=0.022),较M2组有所增加(OR=0.581,95%CI 0.231-1.463,P=0.354)。M2组最大及平均PAED评分、EA发生率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M组患儿入室Ramsay评分及PSAS评分高于C组(P<0.05),PACU停留时间及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M1组患儿PACU疼痛评分高于C组(P<0.05)。三组患儿手术时间、出院时间、PRAE及其他病房内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虽可改善诱导期患儿ICC及PSAS评分,但也导致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咪达唑仑快速起效未发现更优的诱导期和苏醒期质量,反而增加了EA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评分。

关键词

咪达唑仑 / 术前用药 / 满意镇静 / 诱导依从性 / 苏醒期躁动 / 儿童 /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白玥, 金琪琪, 蔡伟茶, 励建琳, 周盈丰, 袁开明, 李军 术前口服咪达唑仑达满意镇静的时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诱导及苏醒期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03): 296-30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